亲爱的朋友,您好!欢迎您光临北京慧灵,请您先 注册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
 
网站导航
热门关注
随机推荐
当前位置:北京慧灵智障人士社区服务机构欢迎您! >> 关于我们 >> 机构介绍 >> 先驱者的声音 >> 浏览文章
如果社会对好人没有正常回报,那么这个社会也不正常!
来源:本站原创 作者:北京青年周报 日期:1999年12月30日 访问次数:

张淑琴移师北京的同时,另一位女士也由广州北上,准备在北京安营扎寨

  她叫孟维娜,1985年在广州创办中国第一家专门收养弱智儿童的民办学校———智灵学校,第二年被评为广州十大新闻人物。与张淑琴和苏玉祥不同的是,因为地处广州,毗邻香港,从一开始,孟维娜就获取了来自香港及境外的一些慈善机构的帮助———提供专业化培训和各种资料及奖金,第一批50个弱智孩子,就是在香港弱智评估会的帮助下挑选出来的,每个孩子由家长提供500元左右的建校基金,学校到期返还。结果,智灵学校一下子吸引来了500名家长,让此前忐忑不安,抱着不成功就成仁的心态做事的孟维娜长舒一口气。

  十四年来,类似的弱智儿童学校在广州已发展了三所,共收养弱智儿童500名,最主要的是,孟维娜与国际接轨,创办的这种慈善模式进入资金上的良性循环———学校每招收一名弱智儿童,就对应到位一份资金。也正基于此,孟维娜抱着同张淑琴一样的想法,打算将广州的经验及模式搬到北京,再由北京辐射至全国。

  一件本来非常不容易的善事,孟维娜做起来似乎并不太难,也许她曾经难过,但至少现在她的处境看起来要比张淑琴、苏玉祥好得多。这是为什么?

  有人曾说:孟维娜的成功是因为她身处广州,广州是中国开放最早的城市之一,在这里,信息传播更快,人们观念更新。

  因为信息传播快,她才可以比较不费力地获取境外慈善基金的帮助,并且十几年如一日;因为人们观念新,她才不会像张淑琴那样处处碰壁,甚至撞得头破血流。

  和孟维娜一起在北京创办弱智儿童学校的英国女士裴丽霓,毕业于香港大学社会工作系,是硕士研究生,她说:光有爱心和同情心不够,爱心事业要专业化,要与国际接轨。

  裴丽霓女士说,在英国,社工很普遍,举个例子,如果一个家庭的父母犯罪服刑了,马上会有社工上门来安置孩子,或者送给别人收养,或者送到儿童村,英国基本上每一个社区都有这种社会服务体系,这已不是单纯献爱心的问题,这是一项工作,一个体制。

  孟维娜说:中国的慈善事业太强调个人行为,强调个人的苦苦奋斗,其实只有进入社会运作轨道,慈善才会真正正常化。孟维娜告诉记者,她一个月可以拿到两千多元工资,这与张淑琴的工资卡被原单位取消形成强烈反差。

  孟维娜说:拿这份钱,我一点也不脸红,如果没有资金,支撑一时还行,时间一长,大家工资压得很低,你的学校是乱的,你的厕所是臭的,善事还怎么做?如果社会对好人没有正常回报,那么这个社会也不正常!

  一句话又击中了我们每一个人身处的社会大背景,什么时候,我们不再只是以武训乞讨办学式的悲壮去成就善举呢?

  但愿爱心不再沉重。

 

数据源: 北京青年周报  http://www.bjyouth.com.cn/Bjqnzz/19991230/GB/235^ZQRX23.htm  (原文日期:30-12-1999)

 

发表评论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收藏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上一篇:自动自发—— 以中国慧灵智障人士服务机构的志愿服务为案例
下一篇:参观慧灵有感:慧灵和孟维娜
发表评论

关于我们 - 联系我们 - 广告服务 - 网站地图 - 版权声明 - 招生招聘 - 留言板 - RSS订阅